东安县高标准农田投融资创新做法《强化“三高”举措 让“粮田”变“良田”》获湖南省委举办期刊《湖南工作》第6期推介
2023-07-07 16:09:45          来源:湖南工作刊物 | 编辑:田文 |          浏览量:15871


强化“三高”举措 让“粮田”变“良田”

东安县委县政府

近年来,东安县积极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分4年实施项目10万亩,取得明显成效。

高起点谋划,定航启新程。强化领导推动。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指挥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项目指挥部,研究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贷联动等投融资创新整县推进工作方案。与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东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计划4年投入3亿元,完成10万亩“升级版”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企地对接。县委书记三次带队到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对接洽谈。2023年1月20日前,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已按300元/亩的价格,一次性支付芦洪市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示范工程12268.19亩流转土地的三年租金,运营周期20年。强化部门联动。县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及项目所在乡镇积极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高效率推进,起锚加速跑。组建专班抓进度。成立专门办公室,实行“以天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总工期”制度,制定任务清单和责任分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每天进行调度,督促各成员单位扎实推进。土地流转打基础。把土地流转作为投融资创新项目实施的基础和核心,落实“一日一调度、二日一督导、三日一通报”工作机制,召开土地流转村组干部动员、村民屋场会,层层宣传发动,整村开展土地流转。以点带面创精品。通过芦洪市镇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示范工程建设,总结提炼土地流转、融资建设和建后经营管理等方面经验,带动整县推进完成7万亩投融资创新项目建设。

高质量落实,扬帆稳驭舟。工程管护高质量。探索推行“经营主体+部门+镇村”的工程管护机制,协议引入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湖南大通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经营主体,全权负责工程管护,管护费用从土地经营收益中解决,财政给予适当奖补。管护工作由镇村负责监管,县农业农村局跟踪监督,做到农田管护有主体、有人员、有资金、有标准、有考核目标,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资源利用高质量。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参与项目建设和土地经营,除能享受1600元/亩的“先建后补”财政补助和相关项目资金支持外,还通过项目建设产生的新增耕地指标流转获得1650万元收益,项目建成后公司自主经营亩均年综合效益可提高300元以上,转租租金提高150 元以上。农户除农田租金每隔5年可提高10%外,还通过到项目区就业增加收入;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流转每年获得50元/亩服务费,增收10万元以上。产业培育高质量。以项目实施为依托,以示范点为基础,统筹整合资源,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秀美村庄示范片,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休闲观光示范村和田园综合体,建设产业特色明显、带动辐射作用明显的现代化数字农业示范园。

责编:田文

一审:田文

二审:王坤

三审:张明

来源:湖南工作刊物

  下载APP

东安融媒